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亚博电竞手机版

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 【 2022-09-22 16:11:58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构建“四新体系” 打造试点工作“新都样板”

新都.jpg

新都区召开2022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会

  “这次案卷评查实行交叉评查,更具示范引领的是引入各方监督力量参与,极大提升了案卷评查工作的权威性。”近日,在成都市新都区2022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会上,来自北新律师事务所的行政执法特邀监督员冯玺潮这样评价。

  “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给我们局的行政执法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和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情况来了一次‘全方位’体检。”在2022年新都区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交流座谈会上,区人社局副局长周付全感叹道。

  ……新,都在这里。这是新都区的城市宣传口号。作为多项改革创新的发源地,新都区长期以来受到各级的广泛关注。自2021年底承担四川省、成都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区委书记、区长在全区依法治区委员会和法治政府建设会议上主持进行试点工作专题研究,部署推进试点工作,并在政府常务会议上对试点成果进行通报,对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鞭策支持。新都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指引,紧盯行政执法协调监督领域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创新探索构建监督层级全覆盖、监督主体全参与、监督行为全方位、监督运用全提升“四大体系”,着力构建制度完备、机制健全、构架完善、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大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奋力打造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工作“新都样板”。

  聚焦重构

  构建全覆盖层级监督新体系

  随着“放管服”的纵深推进和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入推进,改革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面对内部层级监督不畅、基层执法监督机构缺失、部门监督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新都区聚焦组织重构,理顺监督关系,最大程度发挥好组织引领作用。

  健全监督架构。试点以来,新都区探索建立健全“司法行政 主管部门 乡镇(街道)”执法协调监督模式,在全市创新设立新都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由分管副区长任主任,行政执法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主要研究区内重大行政执法问题,并在司法局设立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同时,新都区34个区级行政执法部门设执法监督科室或明确具体科室承担该项工作,严格执行四川省行政执法“三个制度”;清流镇、石板滩街道2个试点镇(街道)司法所还设立协调监督工作室,打通镇(街道)一级协调监督“最后一公里”。至此,新都区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区、镇(街道)两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新体系。

  根据新修订的《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对区级行政执法监督性质的定位,经新都区人民政府批准,监督委员会启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专用章”,对外代表新都区政府实施有关行政执法监督活动。工作中,新都区印发《成都市新都区2022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要点》,区司法局联合区纪委监委、区检察院和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组成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组,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卫健、住建、综合执法、行政审批等6个重点领域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处理投诉举报、查处案件、行使自由裁量等方面情况。通过检查发现,各执法部门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执法信访件以及行政复议确认违法率、撤销率、行政诉讼败诉率等均同比下降,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明确监督职责。按照新修订的《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规定,新都区结合试点重点工作任务,出台有关配套制度45个,采用目录式、清单式形式,对区级与区级部门、区级与镇(街道)、区级部门与镇(街道)之间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责权限和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划分,出台《新都区镇(街道)行政执法监督办法》,制定试点镇(街道)行政执法监督清单,完善镇(街道)与区级部门行政执法案件线索移送制度,构建起无缝对接高效运转工作体系。

  强化监督保障。新都区司法局采用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深入研究。对共性情况,推动区级层面出台制度予以保障,对个性特殊困难,点对点地协调区级有关部门加以协助处理,推动试点单位全力保障试点工作高效顺畅运转。

  聚焦协同

  构建全方位主体监督新体系

  随着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要求、更多期盼,新都区借力借智,努力打造好全方位主体监督新体系。

  构建合力监督机制。制定《新都区构建行政执法监督“共同体”实施办法》,新都区司法局与区人大、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及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等外部监督主体建立协同监督机制,实现了行政执法监督由“单向封闭监督”向“多元融合监督”延伸,形成法治监督合力。

  探索合力监督方式。新都区司法局邀请区人大、政协、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全区行政执法案卷现场评审会,由各执法部门分管领导带领相关专业骨干人员按照案卷评查办法和案卷标准指引对随机抽取的行政执法卷宗进行交叉评查。2022年,全区自评自查执法案卷4400本,从中随机抽取100本进行交叉评查,参与评查的15个执法单位和监督员现场集中反馈评查问题3类45项、提出整改建议52条,倒逼执法机关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同时,新都区还建立纪检监察监督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协作机制,完善“两法衔接”机制,建立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管理及常态参与执法监督活动的制度机制2个。

  提升合力监督权威。通过合力监督机制的构建,新都区健全完善多元监督主体参与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先后制定《成都市新都区深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成都市新都区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构建起“点上监督、线上整治、面上规范”高效权威监督结果运用机制。

  聚焦创新

  构建全链条行为监督新体系

  作为省、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试点单位,新都区将目光向创新领域聚焦、力量向创新方向汇聚、资源向创新项目倾斜,不断在补齐短板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链条,提升执法监督质效。

  监督制度设计先行。针对其他行政权力类型监督不够及监督局限后端实际,新都区拓展执法监督类别,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前、中、后”三端发力,出台《新都区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新都区重大行政执法“全链”监督实施办法》,实现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全类全链监督。

  全域全链全程监督。加强执法评议考核,实行全区遴选方式产生执法评议考核主体,除考核具体行政执法行为外,还对抽象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登记、公布、备案等情况进行评议考核,实现对所有行政执法事项全覆盖监督。对重大行政执法事项实行“事前提前告知、事中视情参与、事后实质审查”的全链条监督模式,减少执法争议,降低执法风险,提升执法质效。目前全区收到区级部门重大执法事项主动告知件1件,区司法局参与现场执法监督2件,开展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实质审查53件,督促整改问题33个,实现重大行政处罚案件从备查型备案转变为监督性备案。

  监督结果运用问效。完善监督结果运用问效机制,建立执法监督建议书动态追踪制度,对行政行为错误或瑕疵整改落实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执法单位,约谈分管领导,全区通报批评,同步将相关情况抄送纪委监委和检察院,并将有关情况纳入年终法治政府建设目标绩效考评体系。出台《成都市新都区纪检监察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协作制度》,依托与纪委监委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监督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协作机制,强化内部监督问效和外部监督问责。

  聚焦长效

  构建全提升反馈监督新体系

  如何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手段的刚性和结果运用的权威性?新都区以试点工作为契机,将执法监督工作嵌入依法治区工作体系中,通过不断探索建立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全力构建监督提升反馈新体系。

  从助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维度发力,新都区健全执法监督反馈提升法治建设长效机制,实现执法监督主体从“内部层级”监督到“外部多元”监督,执法监督行为从“具体显性”监督到“横向全类、纵向全链”监督的转变。

  配套完善全环节监督制度体系。健全重大执法行为和事项专项报告制度,对重大执法行为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健全执法协调监督约谈反馈和典型案例汇编制度,发现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者不当等比例较高的部门时,约请该执法机关相关负责人谈话。完善常态化执法培训机制,邀请专家教授对全区240名一线执法人员开展培训。健全支持司法监督行政行为机制,完善“两法衔接”机制,开展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办理专项提升行动。健全群众参与评议行政执法机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监督员工作情况。建立执法行为民意调查制度,调查结果作为执法评议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定期通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执法监督及常务会议题合法性审查情况。今年以来,新都区已通报3次,涉及12个单位24个方面问题并全面完成整改。

  实现反馈全方位运用质效提升。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违法或瑕疵执法行为问题,新都区通过全提升反馈监督机制,推动多方力量参与,有效提升了全区整体法治建设水平。今年以来,新都区行政执法机关重大行政执法行为主动向区人大、区司法局报备53件;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发现问题45个;行政执法行为被确认违法、撤销1件;群众投诉举报执法行为1件。

  张晓东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赵文


编辑:吴辰雨
四川长安网亚博vip88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